跳到主要內容

[網路閱讀] 由被動→主動閱讀:水深之處-喜樂、活力的匯流處

網路上的閱讀已經是人們閱讀生活的一部分,甚至,是許多人閱讀生活的全部。

我們不缺網路上閱讀的來源,即使不去探索,無數可供閱讀的資訊也會四面八方『爆衝』到我們的螢幕-新聞網站、各種部落格、facebook朋友們分享的內容、e-mail裡被轉寄無數次的『好文』-無止盡地吞噬我們的時間。

於是,網上的閱讀,慢慢成為非自主、無意識、被動的閱讀。

有時,我會打自心裡發出渴望的呼聲:『給我一些真正有可讀性的內容吧!』

去年4月,我發現了一個新的閱讀重鎮,一個充滿生命、活力的閱讀場域,一個讓靈魂可以自由呼吸的閱讀空間:水深之處

水深之處是個開放的平台,讓各地的基督徒自由的創作、投稿。就像在他們的介紹文字裡所寫的:『這是個喜樂和活力的匯流處;匯流豐富、匯流幸福、匯流四面八方的溫暖』。


我特別推薦在這個網站裡活動的3位作者:
1. 錫安媽媽
錫安媽媽將血淚生活,轉換成溫暖、細緻,鋪滿璀璨星光的文字。

她形容自己是個『曾經是踩著高跟鞋獨立自主的現代新女性,如今是只穿平底鞋陪孩子奮鬥的全職媽媽』。她是"錫安"的媽媽,雖然錫安『出生第三天癲癇發作,第二個月發現腦結構畸形,一歲時被診斷終生不能行走,二歲半時被歸類為殘障』,但錫安媽媽未曾放棄希望,一路陪在錫安身旁,經過無數折磨的醫療經驗,讓孩子終於能走、能跑、能跳!

最喜歡錫安媽媽的這篇文章,其中將一個偉大母親的愛都寫透了~

MRI太空船-一段錫安媽媽帶著錫安看病的經過,用想像力讓飽受看病痛楚的孩子看見其中最美麗的一面。

任誰看了這段錫安媽媽向錫安形容MRI核磁共振的過程,我相信都會露出感動的微笑:

『你會聽到很多吵鬧的聲音
不要怕 
轟隆轟隆是啟動,咚咚蹡蹡是飛行
想像你飄浮在無重力的空間裡,太空船飛的好高好高

從機艙的窗往外看,無限無邊又無際
不要怕
看那滿天星斗、閃亮銀河
看那靛藍色的宇宙,金色土色火紅色的星球
你幾乎還可以看見在地球的媽媽,雙手舉得高高的、奮力向你揮手
得意自己的兒子是全世界最年輕的小寶寶太空人』

願錫安長得好、長得健壯,在最凶惡的逆境中,成為懂得荊棘、窄路與幽谷的得勝者!

2. 李俊輝
一個擁有知性筆觸、智慧時事評論者。以基督徒人性、關懷的角度,重新深入詮釋社會上的熱門話題。讀他的文章,好像聆聽了一場豐富、思緒流暢的演講,讓平凡的議題富含啟示!

推薦他回應『富士康的「十二連跳」』驚爆事件的文章:『轉回,轉回,何必輕生

文中引到同樣以自殺收場的海明威精采論述,讓我不禁想大聲朗誦起來:

第一次世界大戰未戰死的他!
第二次世界大戰未戰死的他!
與馬林魚搏鬥的他!不怕失敗的他!
永保勝利者精神的他!獵捕猛獸的他!
竟以自己為最後的獵物!

經過這個獨特的角度,我重新看見了在巨大壓力下,那些憂傷的年輕人的心境...

3. Stef(就是我啦~不好意思自推)
2009年,是我人生最痛苦的一個階段。爸爸和媽媽在8月份同時動了他們人生的第一場大手術:肝臟移植(媽媽捐給爸爸)。

父子念真情系列文章中,我將整個過程用文字書寫下來,投稿給水深之處,記錄...

父子之間最親密的心靈對話。在人生走到絕境、疾病臨到和樂的家庭時,見證信仰、親情的力量無價。

原本要捐肝給父親的我,卻因B肝帶原無法通過,只能由母親捐肝給他,我寫著:『耶穌的一生是一塵不染的,但祂為了世人走上了十字架;母親的身體是完好無缺的,她卻為了父親走上了手術台。』那段父親手術的期間,『時間用比秒數更細小的單位在爬行,每個小時都如永恆般的漫長。』

這八篇的文字,是我用生命寫下來的。這個故事感動了我,盼望也能感動讀到的朋友們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雖然水深之處是個基督徒網站,但其中的豐富度早已跨過了宗教的狹隘,就如他們所形容的,在這裡可以...

『和一群對生命抱持正面價值的人們一同交流、互動,開廣心胸,認識更多來自全球各地的朋友;給認真的你一個新的選擇,無論是信仰的探索、生命價值的追尋,都能在此處尋到。』

網路上太需要有意識、主動的閱讀,推薦你們這個精緻的閱讀空間,這是個『喜樂、活力的匯流處』!
Stef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專心閱讀 專心寫作...在網路上

『在網路上看文章與閱讀長篇紙本書籍是十分不同的經驗。  電腦螢幕天生不適合久讀,而且網路上太多服務會隨時打斷你─Email、MSN、微網誌傳來的訊息提示音、各式各樣的廣告圖案,甚至是文章內附的超連結,都在試圖吸引觀眾眼球─導致網路上一篇文章最好字數在二千字以內,超過就很難讀完。  可是紙本不同,它比較不傷眼,雖然需要你全神貫注投入,但是換來的可以是讀者長達數小時沉浸在與作者文本的對話當中,一些深刻的思考與情緒鋪陳,非經此道無法深刻的留在讀者腦海中。』- 個人意見(關於閱讀) 網路上不易閱讀原因 台灣現今糟糕的網路生態,將網路使用者網當做「眼球」,因此網站的目的是為了「吸睛」。 在1995-2000網路商業泡沫鼎盛時期,網站設計者的目的就是吸睛,讓人的眼球不斷轉動,結果產生了大觀摩的網路泡沫經濟。 「眼球」設計理念的網站樣貌: 擾人的邊欄工具 跳動的廣告物件 五彩繽紛的美工設計 過小or難看的字體 鮮豔花俏的字體色彩 刺眼的底色 「取用」網路&「讀」網路 這樣的網路生態,訓練網路使用者養成一種 「取用」網路 的觀念。 上網的人就像超級市場裡的購物者,他們的目的就是第一時間買到有用的東西,然後快速離開。逐漸產生一種「跳躍式閱讀」的習慣,注意力無限發散,沒有人認真讀完一篇文章。 未來趨勢 :「讀」網路 -把一篇文章從頭讀到尾,並且仔細去思考作者的意思。 隨著電子書、智慧型手機、平板電腦不斷擴增版圖,書本閱讀和網路閱讀的界線正在模糊化。「讀」網路成了多人追求的方向。 要讓網上文章能讀,需要重新調整文字版面,強化易讀性,靜下心來在電腦螢幕前、在網路上讀完一篇你想讀的電子文章。 專心閱讀 專心寫作...在網上

電子書無法取代的書架空間藝術:Bookshelf Porn

書成了裝置藝術,用零碎的片段換成整體之美 [畢竟人是情感的產物,『翻閱好書』的感覺、品味紙香、隨著書一起老去的浪漫感受,很難被冰冷的ipad或Kindle取代。] 雖然2009年電子書在美國的市佔率只有3~5%,它當年的成長率卻為177%,似乎這是無法挽回的趨勢。 然而,同一年1月開始的『Bookshelf Porn』,將自己定位為『飢渴的愛書者。蒐集所有人們珍愛的書架照片的部落格』:  http://bookshelfporn.com/ ,卻迎面抵抗壓倒性的趨勢,相信『空間』與『環境』為閱讀的核心要素。 即使架上棲息的書一生無人翻閱,他們所創造的價值卻已經超越內容本身了~ 取材美國地圖設計出的書架, 十足的愛國主義,台灣是否也該有一面? 因為自己彈吉他的關係, 特別偏愛這個創意十足的吉他盒書架 悲傷的姿態,讓無生命的書架找到了情緒 誰不嚮往高到非用架梯才能構上的巨大書架呢? 被書包圍的人最幸福

[積木之家] 感傷的2009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

回憶會像積木那樣,層層堆砌,按順序、有紋理,可以翻找,定位嗎? 恐怕不會... 但在[積木之家]-2009年最佳奧斯卡短片中-老人的回憶就像小孩胡亂拼出的積木一樣,歪歪斜斜,卻由舊到新,依序從最下層堆疊起來,成為一尊感傷、動人的記憶塔。 一個海水快速上升,陸地逐漸消失的城市,為了繼續生存,人們只能朝上加蓋房屋,但短短幾年,辛勞又會被海水淹沒。於是,有人決定出走都市,有人卻頑固地死守從小生長的土地。 故事中的老人,就是最後僅存的幾個頑固份子。陪著記憶中的老妻,一寸寸的向上加蓋。 這海,是遺忘之海,也是記憶之海;讓願意記憶的去記憶,害怕回憶的選擇遺忘...